1:switch语句(掌握)
(1)格式:
switch(表达式) {
case 值1:
语句体1;
break;
case 值2:
语句体2;
break;
...
default:
语句体n+1;
break;
}
格式解释说明:
switch:说明这是switch语句。
表达式:可以是byte,short,int,char
JDK5以后可以是枚举
JDK7以后可以是字符串
case:后面的值就是要和表达式进行比较的值
break:表示程序到这里中断,跳出switch语句
default:如果所有的情况都不匹配,就执行这里,相当于if语句中的else
(2)面试题
switch语句的表达式可以是byte吗?可以是long吗?可以是String吗?
可以,不可以,JDK7以后可以
(3)执行流程:
A:首先计算表达式的值
B:和每一个case进行匹配,如果有就执行对应的语句体,看到break就结束。
C:如果没有匹配,就执行default的语句体n+1。
(4)注意事项:
A:case后面只能是常量,不能是变量,而且,多个case后面的值不能出现相同的
B:default可以省略吗?
可以省略,但是不建议,因为它的作用是对不正确的情况给出提示。
特殊情况:
case就可以把值固定。
A,B,C,D
C:break可以省略吗?
可以省略,但是结果可能不是我们想要的。
会出现一个现象:case穿透。
最终我们建议不要省略
D:default一定要在最后吗?
不是,可以在任意位置。但是建议在最后。
E:switch语句的结束条件
a:遇到break就结束了
b:执行到末尾就结束了
(5)案例:
A:键盘录入一个数字(1-7),输出对应的星期几。
B:单项选择题
C:键盘录入一个字符串的问题
String s = sc.nextLine();
D:根据给定的月份,输出对应的季节
(6)if语句和switch语句各自的场景
A:if
针对boolean类型的判断
针对一个范围的判断
针对几个常量的判断
B:switch
针对几个常量的判断
2:循环语句(掌握)
(1)有三种:for,while,do...while
(2)for循环语句
A:格式
for(初始化语句;判断条件语句;控制条件语句){
循环体语句;
}
执行流程:
a:执行初始化语句
b:执行判断条件语句
如果这里是true,就继续
如果这里是false,循环就结束
c:执行循环体语句
d:执行控制条件语句
e:回到b
B:注意事项
a:判断条件语句无论简单还是复杂,结果是boolean类型
b:循环体语句如果是一条,可以省略大括号,但是不建议
c:有分号就没有左大括号,有左大括号就没有分号
C:案例
a:输出10次HelloWorld
b:输出1-10的数据
c:输出10-1的数据
d:求1-10的和
e:求1-100的和,求1-100的偶数和,求1-100的奇数和
f:求5的阶乘
g:在控制台打印水仙花数
h:统计水仙花个数
i:改进版的回文数
一个五位数
个位 = 万位
十位 = 千位
个位 + 十位 + 千位 + 万位 = 百位
j:统计1-1000之间同时满足如下条件的数据有多少个
x%3==2
x%5==3
x%7==2
(3)while循环
A:基本格式
while(判断条件语句) {
循环体语句;
}
扩展格式:
初始化语句;
while(判断条件语句){
循环体语句;
控制条件语句;
}
通过查看这个格式,我们就知道while循环可以和for循环等价转换。
B:while的练习
把for语句的练习用while改进
C:for和while的区别
a:使用上的区别
for语句的那个控制条件变量,在循环结束后不能在使用了。
而while的可以继续使用。
b:理解上的区别
for适合于一个范围的判断
while适合次数不明确的
举例:吃葡萄
D:案例:
a:珠穆朗玛峰问题
b:小芳存钱问题(break以后才能做)
(4)do...while循环
A:基本格式
do {
循环体语句;
}while(判断条件语句);
扩展格式:
初始化语句;
do {
循环体语句;
控制条件语句;
}while(判断条件语句);
通过查看格式,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实三种循环的格式可以是统一的。
B:三种循环的区别
a:do...while循环至少执行一次循环体
b:for和while必须先判断条件是否是true,然后后才能决定是否执行循环体
(5)循环使用的注意事项(死循环)
A:一定要注意修改控制条件,否则容易出现死循环。
B:最简单的死循环格式
a:while(true){...}
b:for(;;){}
3:控制跳转语句(掌握)
(1)break:中断的意思
A:用在循环和switch语句中,离开此应用场景无意义。
B:作用
a:跳出单层循环
b:跳出多层循环,需要标签语句的配合
(2)continue:继续
A:用在循环中,离开此应用场景无意义。
B:作用
a:跳出单层循环的一次,可以继续下一次
C:填空题
for(int x=1; x<=10; x++) {
if(x%3 == 0) {
//补齐代码
}
System.out.println("Java基础班");
}
如何让控制台输出2次:Java基础班
如何让控制台输出7次:Java基础班
如何让控制台输出13次:Java基础班
(3)return:返回
A:用于结束方法的,后面还会在继续讲解和使用。
B:一旦遇到return,程序就不会在继续往后执行。
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
看程序,分析下面程序的结果
int x = 2,y=3;switch(x){ default: y++; case 3: y++; break; case 4: y++;}System.out.println("y="+y);
输出 y=5
没有相应的键值,直接执行default y++后y由3变成4,输出语句时+y 先执行+ ,y由4变为5
根据输入的值,判断是星期几。(分别用if语句和switch语句实现)
输入:1
输出:星期1
//导包import java.util.Scanner;public class XunhuanTest 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// TODO Auto-generated method stub //创建键盘输入对象 Scanner sc=new Scanner(System.in); System.out.println("请输入一个数字:"); int n=sc.nextInt(); //if-else 方法判断 if(n==1){ System.out.println("星期一"); }else if(n==2){ System.out.println("星期二"); }else if(n==3){ System.out.println("星期三"); }else if(n==4){ System.out.println("星期四"); }else if(n==5){ System.out.println("星期五"); }else if(n==6){ System.out.println("星期六"); }else if(n==7){ System.out.println("星期日"); }else { System.out.println("输入的数字不在范围内"); } //switch方法判断 switch(n){ case 1: System.out.println("星期一"); break; case 2: System.out.println("星期二"); break; case 3: System.out.println("星期三"); break; case 4: System.out.println("星期四"); break; case 5: System.out.println("星期五"); break; case 6: System.out.println("星期六"); break; case 7: System.out.println("星期日"); break; default: System.out.println("输入的数字不在范围内"); } //关闭Scanner() 没有这个的时候编译器有个报警提示未关闭“sc” sc.close(); }}
Test:
输入:6 输出: 星期六
输入:9 输出: 输入的数字不在范围内
用for循环完成如下案例
求和
求偶数和
求奇数和
打印水仙花数
统计水仙花数
//导包 Math包中 Math.pow(double a,double b)方法求a的b次方import java.lang.Math;public class XunhuanTest 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// TODO Auto-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Sum=0; int JiSum=0; int OuSum=0; for(int i=0;i<100;i++){ //求总和 Sum+=i; //判断是否偶数 if(i%2==0){ OuSum+=i; }else{ JiSum+=i; } } System.out.println("总和为:"+Sum); System.out.println("奇数总和为:"+JiSum); System.out.println("偶数总和为:"+OuSum); //打印水仙花数 //某个n位数字每一位的n次方相加等于n //1^3+5^3+3^=1+125+27=153 int ShuiSum=0; for(int i=0;i<1000;i++){ if(i==Math.pow(i%10,3)+Math.pow(i/100, 3)+Math.pow(i/10-(i/100)*10,3)){ // 个位数字 百位数字 十位数字 System.out.println(i); ShuiSum++; } } System.out.println("共有水仙花数"+ShuiSum+"个"); }}
输出:
总和为:4950
奇数总和为:2500
偶数总和为:2450
0
1
153
370
371
407
共有水仙花数6个
九九乘法表
public class ZuoYe 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//双层循环 for(int i=1;i<10;i++){ //内循环范围收外循环控制,形成阶梯状 for(int j=1;j<=i;j++){ //行内输出,每行加空格 System.out.print(j+"X"+i+"="+i*j+" "); } System.out.println();//换行 } }}
输出:
1X1=1
1X2=2 2X2=4
1X3=3 2X3=6 3X3=9
1X4=4 2X4=8 3X4=12 4X4=16
1X5=5 2X5=10 3X5=15 4X5=20 5X5=25
1X6=6 2X6=12 3X6=18 4X6=24 5X6=30 6X6=36
1X7=7 2X7=14 3X7=21 4X7=28 5X7=35 6X7=42 7X7=49
1X8=8 2X8=16 3X8=24 4X8=32 5X8=40 6X8=48 7X8=56 8X8=64
1X9=9 2X9=18 3X9=27 4X9=36 5X9=45 6X9=54 7X9=63 8X9=72 9X9=81